通过对NCAA繁荣现象及内外部相关因素的分析,发现我国可以模仿或难以模仿的现象,这将有助于我们从自身国情实际出发,正确学习NCAA的成功经验。减少盲目跟风走的弯路。 1、NCAA大学篮球联赛在美国的兴起。中国人最熟悉的美国职业竞技运动是NBA篮球联赛,其口号是“我喜欢这个比赛”。但令很多国人惊讶的是,在《福布斯》杂志评选的2007年十大最具价值体育赛事品牌中,NCAA最引人注目的“疯狂三月”四强赛以8200万美元排名第六。 ,以4700万美元超越了排名第十的NBA总决赛。 2009年NBA总决赛六场比赛的平均收视率是近四年来最高的,达到9.6%,但仍低于2009年NCAA总决赛单场决胜局12.4%的收视率[1]。 NCAA是(美国大学体育协会)的缩写。虽然它不是一个职业篮球协会,但因为它为美国大学篮球联盟制定规则和计划,所以美国大学篮球联盟继续使用NCAA缩写。 NCAA按照级别分为三个级别。通常所谓的NCAA是指最高级别、第一级别,包括31个联赛中实力最强的300多所院校。每年三月,NCAA都会确定四支球队进入半决赛,俗称“疯狂三月(March)”。这个时候,美国各大电视台的NBA直播数量已经大大减少,大家的焦点都转向了NCAA。
在不少美国观众眼中,NCAA疯狂三月四强单淘汰赛制的关注度不亚于美国总统大选,比NBA总决赛还要激烈。 NBA也将在NCAA决赛当天暂停比赛一天,以表达对NCAA的尊重,避免与NCAA决赛竞争。全美国对NCAA的关注和各大学对篮球的重视相互促进,而作为两者纽带的联赛市场也随之蓬勃发展。 2005年,NCAA球队投资:亚利桑那大学410万美元,密歇根大学600万美元,杜克大学740万美元。同年,佛罗里达大学校长年薪48万美元,篮球教练年薪170万美元;密歇根大学校长年薪34万美元,篮球教练年薪160万美元;杜克大学校长年薪55万美元,篮球教练年薪140万美元。美元;康涅狄格大学校长年薪48万美元美国大学生篮球联赛,篮球队教练年薪150万美元;肯塔基大学校长年薪为50万美元,篮球队教练年薪为190万美元[2]。但值得注意的是,从美国大学篮球和橄榄球的对比来看,虽然这两个项目都能赚钱,而且篮球本身在美国的影响力不如橄榄球,但橄榄球规模大、人数多,而且传统强队的优势,而篮球则相对简单。一支弱队如果找到一个好教练和几个出色的球员,就能很快扭亏为盈。因此,美国大学篮球的发展要好于大学橄榄球。亚利桑那大学是美国最赚钱的大学篮球院校,每年篮球投资净收入超过1000万美元。
NCAA篮球一级联赛中70%的球队都能盈利,基本不需要政府资助[3]。 NCAA市场开拓的成功有目共睹,为运动员接受高水平训练、享受专业训练和比赛保障条件提供了有力支持。大多数NCAA学院都是以合同制聘用专业教练,教练如果表现不好随时可能被解雇。 NBA每年都会通过选秀等渠道从高校选拔一些优秀人才。这种NCAA篮球人才培养体系实际上已经成为教育体系和职业竞技体育的结合体。 2. NCAA竞争力分析——基于文化。就纯粹的竞技水平而言,NCAA仍然无法与NBA相比。这从NCAA和NBA合同主教练的年薪差距就可以看出,分别超过100万美元和1000万美元。因此,NCAA篮球联赛之所以受到全国关注,一定有竞争力以外的因素。这些非竞争性因素与竞争性因素一起,通过1+12的化学整合效应,形成了媲美NBA的核心竞争力。而正如世界杯作为国家荣誉的象征,作为世界各国人民定期交流、展示、增进了解的平台,能够吸引很多平时不常接触的男女老少的关注。关心国内乃至欧洲足球的五大联赛,NCAA的繁荣发展也有赖于此。由于竞技体育外在形式所蕴含的社会文化因素和人文精神内涵。从文化角度看美国大学生篮球联赛,美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位居世界前列。根据2007年的文献数据,超过54%的美国人接受过高等教育[4]。
美国大学汇集了全球70%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全球30%的科学与工程论文以及44%的频繁被引用论文。世界上85%最好的大学来自美国[5]。可见大学是美国人的世界。骄傲在你面前。另外,美国是一个学术团体。进入许多高级职位的首要要求是比较学历、院校和其他背景资格。因此,所有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使美国人对大学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情结,并且由于这种情结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共鸣,美国大学作为美国文化全球扩张的智库,非常重视大学。人文学科,上升为一种文化现象,然后成为吸引美国人广泛关注的业余NCAA,在某些情况下甚至比NBA还要好。不可或缺的因素。虽然NCAA的比赛水平一般,但人们关注NCAA的首要原因还是关注参加NCAA联赛的院校之间的竞争。追随者所在院校或曾经所在院校之间的竞争结果,是这些院校及其所在地区文化软实力的象征。甚至整体综合实力,从而与追随者本身有着一定程度的个人联系。因此,表面上的竞争是篮球,实际上已经成为高校软硬实力和人文精神的竞争。然而,由于篮球作为一项运动相对于多元化学科建设的直观表现力以及美国人对篮球等竞赛项目的理解、对体育运动根深蒂固的热爱以及市场规则对篮球项目的选择,选择了美国高校之间的篮球比赛形式。
美国大学篮球虽然投入大、回报好,但用于学生运动员竞技训练报酬的钱并不多。往往奖学金加上学杂费的减免可以吸引高水平选手代表学校参赛。正是因为大学篮球的鲜明特点,就是为母校的荣誉、母校所在的地区、校友的荣誉而奋斗,这使得很多人更喜欢NCAA而不是NBA职业篮球。商业氛围过于浓厚,玩家普遍争夺金钱。这不能不说是文化上的成功。 3、NCAA文化竞争力的形成因素和维持措施与任何事物的发展规律是一样的。 NCAA的成功必须取决于客观环境和主观能动性两大因素。其文化竞争力的形成和成长,也必须基于一定的主客观推动。因素和延长维护措施。 NCAA应该激发美国的国立大学情结,鼓励民众选择NCAA作为这种情结的表达载体,进而转化为市场效应,促进竞技水平的提升。前提是大多数人承认NCAA联赛是一个真正的大学联赛,而不是一个完全商业化的职业。篮球。如果脱离大学联盟的本质特征和身份,以竞技水平因素与NBA竞争,NCAA不可能取得今天的成就。从主观上看,NCAA自1938年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业余定位,以文化学习为前提。按照营销理论,这是市场细分和定位的成功。它使NCAA不仅满足了美国人民对篮球运动本身的渴望,更满足了以大学综合体为凝聚力核心的美国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它是 NCAA。自身核心文化竞争力的主观主动塑造和设定。
客观地说,与中国大学严格的准入和退出不同,美国的大学严格的准入和退出,学生运动员在入学时有更大的选择余地。这为高水平运动员提供了进入美国高等院校、成为真正的大学生并得到其他学生认可的机会。先决条件。这与中国大学通过大幅降低分数或免试的方式保证未接受过较正规教育的退役高水平运动员入学的做法有无形的区别。它有助于避免学生运动员与普通学生之间的身份差距。 NCAA学生运动员进入高校后,不会集中在专门为运动员设计的班级,而是融入普通大学生之中。这与国内很多高校囿于学生运动员与普通学生的文化基础差距,不得不将学生运动员分开。这与只专注于一门课程形成鲜明对比。在主观和客观成功因素的延长维持方面,进入高校后,大多数NCAA学生选择了对运动员来说相对容易的文科专业,并且根据NCAA严格的规则和规定,他们必须满足以下条件:作为全日制学生并获得足够的学分。为了参加NCAA篮球比赛,每学期必须完成12个学分,并且成绩必须达到全校的平均分。美国大学体育组织规定,学校运动队每年只能训练26周。除去体能训练和个人练习外,每周训练时间不能超过20小时。美国政府和大学体育组织设立了专门的监督机构,实施严格的外部监督,动员学校之间相互监督。一旦发现违规行为,将予以严厉处罚。
但需要指出的是,现代竞技体育中大运动量训练与文化学习之间的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尽管美国大学教练能够给予运动员直接训练指导的时间有限,但高水平的NCAA运动员普遍非常自觉地利用自己的空闲时间。经过额外训练,实际训练量与职业篮球的训练量相差无几。在这种情况下,对美国学生运动员来说更有利的是美国高校的必修课较少,选修课较多。学校的专业课程设置相对灵活美国大学生篮球联赛,强调通识教育、人文社会科学等学科。创新思维的跨学科融合与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强调基础知识的填鸭式和相对死板的专业课程的现状明显不同,导致很多学生对专业缺乏兴趣,自我感知能力结构不合理。与自己的专业不相符。中国在这方面的差距也使得学生运动员这一特殊群体很难像美国大学生运动员那样选择自己擅长的课程并发挥自己在社会关系和人际交往方面的优势。 4、NCAA可以作为参考,在国内无法复制。近年来,随着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和可持续发展的各种内外部矛盾的加深,不少学者尝试研究NCAA在中国篮球和足球方面的表现。对于一些具有市场化潜力、已经进入市场化改革的项目,我们将全面复制美国大学体育完全市场化的运作模式。客观冷静地分析,我们不得不指出,NCAA是以文化为基础的,是一种文化带动市场、市场促进竞争、竞争又促进文化和市场的良性循环发展模式。值得中国篮球、足球等市场化改革项目的开拓。可以作为参考,但现阶段未必适合复制到中国大学生联赛。这是因为:(1)从美国大学篮球和大学橄榄球的比较来看,虽然橄榄球在美国的影响力比篮球更大,而且大学篮球和橄榄球都是由同一个协会运营和管理的,但由于人数众多由于橄榄球运动参与者多、投入规模大,高校对体育运动的重视程度不高。毕竟,对体育的投入能力是无法与职业体育相比的。最终,篮球在高校的发展比足球更好,足球拥有更多的追随者。
可见商业运作并不是万能的。首先受制于社会整体经济基础和项目本身发展所需的投资规模。中国社会的整体经济基础短期内无法支撑一个成熟而强大的篮球、足球职业联赛市场,因此谈不上在职业联赛之外形成大学生联赛市场。 (二)高等学校人文特别是体育人文的基础基础,直接受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的教育模式及周边社会环境的体育精神控制,间接受国情控制以及国家的产业结构。我国虽然是文化大国、制造业大国,但还不是文化产业大国和品牌文化营销大国。这就决定了中国学生必须接受更多的基础科目和固定知识的填鸭式学习,才能适应社会就业的实际需要。 ,从中学到大学的学科专业课程在人文内容上自然受到限制。再加上中国社会轻视体力劳动、认为“劳动者治人”的传统教育是一种反体育文化倾向,最终决定了中国大学在各项体育项目上很难形成美国大学篮球那样的局面。短期内的项目。强大的市场号召力是大学文化精神的凝聚力与篮球文化在社会上的广泛认可之间的化学反应转化而来的。虽然职业联赛的市场培育和文化推广尚未取得成功,但缺乏人文底蕴和体育精神的中国大学想要复制美国大学完全市场化的运作模式将更加困难。因此,我国相关实践和理论研究界人士短期内无需进行不必要的尝试,通过完全市场化运作,构建篮球、足球等体育后备人才供给的主渠道。大学联赛(对于其他非市场项目尤其如此)。
这种理想化的尝试不仅会让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陷入困境,还可能导致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的崩溃。培养真正适合中国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之道,不是像NCAA那样,通过以市场为资金来源的教育体系另起炉灶。而是立足当前的实际国情,从一开始就将教育和体育两个体系融合起来,将原有的体育体系融合起来。系统独家垄断的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在教育系统内运行,让运动员在符合社会的文化教育环境中成长,实现道德情感、心理思维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全面发展。 5.结论与建议(1)NCAA在业余级别上提高职业篮球后备梯队竞技水平的途径取决于其成功的市场开发支持。 NCAA市场开拓的成功,首先是基于根深蒂固的人文尤其是体育的人文精神的大学文化,而不是以与NBA明显不同的体育技术水平作为首要卖点。抓住文化这个大学篮球的根本立足点,NCAA形成了文化越多,市场就越多,市场越多,就越促进水平的提升的良性循环。的竞争性训练。竞技训练水平的提高,反过来又会促进文化和市场的进一步繁荣。具备与NBA竞争、接轨的核心竞争力。 (2)NCAA“文化→市场→竞技水平→文化与市场”的良性循环模式对于中国篮球、足球等市场化改革先锋项目值得借鉴,但未必适合照搬到中国中国大学生联赛.真正适合我国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是立足于当前的实际国情,将教育和体育两大体系合而为一,将原本由体育独家垄断的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放在首位。体育文化融入教育体系,使运动员在与社会相适应的文化教育环境中成长,实现道德情感、心理思维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全面发展,将体育文化纳入教育体系。借助教育系统的特殊环境和功能,加快体育文化的传播和推广,实现体育市场的培育。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拓宽资金来源渠道,促进竞技体育水平的持续提升。 (3)本文提出的体育与教育融合发展模式,需要职业俱乐部和各级体育局的短期利益牺牲,地方政府暂时增加投入。因为在这种模式下,俱乐部投资方需要加大对梯队人才文化教育的投入,各级体育局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