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记者秦云报道,11月初冬,成都烈武中学(以下简称烈武中学)足球项目收获颇丰,在市级比赛中夺得两项冠军、一项季军:第四届贡嘎杯选拔赛高中组冠军、初中组冠军、2022-2023赛季成都T联赛初中组冠军。
11月27日,教育部体质健康与艺术教育司司长崔宝石、四川省教育厅副厅长蔡光杰、成都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干等领导专家组莅临烈武中学开展体教融合工作。 、校园足球发展调查。
我们之所以坚持发展校园足球近30年,是因为烈武中学(包括其前身之一的双林中学)把足球作为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现任烈武中学党委书记吴广平说:“我们踢足球不仅仅是为了炫耀成绩,关键是要促进学生的发展。体育的功能就是获得乐趣。”在学校里,体育运动,包括足球,充分发挥了其教育功能。
▲吴广平书记(前排左二)向前来调研的上级领导介绍学校情况
现在的四川省成都烈武中学是由原成都烈武中学(原成都第五中学)和成都双林中学于2002年合并而成。双林中学几乎与职业俱乐部同时启动了后备人才基地。甲A联赛,也是五中足球项目的源头。
成都双林中学始建于1992年,建成后成为成都市教委直属高中。这也是当时成都第二所全面改制的学校。学校有灵活的办学政策,最重要的是有人员自主权。当时,新建的双林中学设施齐全,有标准足球场,天然草坪。双林中学成立后,四川足球传奇人物、80年代国手朱平之父朱德全教练带着他从南光紫地小学等地招收的孩子们来到这里进行足球训练。
1993年11月8日,四川全兴足球俱乐部成立。当时的俱乐部总经理是叶春泉(著名篮球运动员、时任四川体育技术学院大球系主任)。副总经理为李英皇、罗小伟、郭博卡、王茂军。在次年拉开帷幕的首届甲A联赛中,四川全兴掀起了黄色旋风。与此同时,俱乐部也开始认真考虑球队的梯队建设。
▲2000赛季,主教练米洛西带着球员到双林中学与年轻球员交流(第一排左二李梅老师,第二排右一石晓波老师)
罗小伟回忆:“当时四川全兴还没有与省体委完全脱钩,全兴酒厂每年只给赞助费。我们还是遵循计划经济,全兴二队只有20个名额。”按照体委给出的编制,完善梯队肯定是不够的,当时我们就想到了和成都的中学合作建设全兴梯队。老传统的足球学校,但是这个学校留出一部分场地来开电影院,剩下的场地太小了,所以我联系了双林中学,双林中学的校长侯德基非常支持,我就开始了。这时,我遇到了一个好机会——四川全兴客场对阵广州太阳队,当时的成都市常务副市长朱永明正在广州出差,抽出时间观看了比赛。赛后,我向朱副市长汇报了俱乐部与学校合作建设预备队的计划。他很高兴。支持。”
回到成都后,朱永明将罗小伟介绍给了时任成都市政府分管教育的副市长吴苹果。在朱永明、吴苹果两位市领导的关心和协调下,成都市教委每年专门为双林中学核定18个足球人才名额。 1994年秋季开学,四川全兴双林中学青训基地开始运营。俱乐部每年给予双林中学20万元经费,作为球员和教练员的训练补贴和部分比赛费用。同时委托主教练朱德全全面负责全兴队年轻球员的培养。四川足球两位著名教练蓝廷刚和龚德元也执掌。协助朱德全在这里工作。
双林中学安排体教教研组李梅老师协助足球青少年训练。主要负责青少年队员的学习和生活管理,并担任班主任。后来,双林中学还专门安排了罗华林和石晓波(石晓波当时是西南师范大学应届毕业生)两名老师担任专职足球教师。一方面,他们与朱德全等教练员合作,另一方面,两位老师推动了学校足球的发展。足球运动。
当时,全兴队的年轻球员每天都正常上文化课,下午进行足球训练,晚上学习,以弥补下午错过的文化课。李梅老师至今还记得“那些孩子的学习成绩非常好”。罗小伟还说:“孩子们进步很快,产生了影响。早前没有洽谈合作的学校搬到新地点,场地很大后,我们也想复制双林中学的模式。”说俱乐部没有财力,只能建一个。”
全兴双林培养的第一批球员有汤伟、覃川、季明明、罗童、钱江等,他们成长得很快。第二年,小队员们在双林中学校长侯德基、全兴俱乐部副会长的指导下。在总经理罗小伟和教练兰廷刚的带领下,他们前往美国进行比赛和交流。遗憾的是,这些球员因为伤病等原因,并没有在职业赛场上站稳脚跟。他们中的许多人后来上了大学,并在其他行业展现了自己的才华。
没有永无休止的盛宴。 2002年2月21日,四川全兴足球俱乐部划转至四川大河投资有限公司,重组为四川大河俱乐部。四川全兴成为历史名词。同年,成都市第五中学(原成都市第五中学)与双林中学合并,组建四川省成都市第五中学。原双林中学校区现为四川省成都市第五中学高中部。
一年后,四川大河再次重组,更名为四川观城。四川全兴改制为四川大河时,双林中学与四川大河签订协议:2002年5月12日至2005年5月11日,运营模式与原全兴时期基本相同。
据教练朱德全介绍,当年,四川省成都烈武中学共派出44名梯队球员前往四川冠城,其中包括刘宇、谭望松、赖力等多名国青球员。但2004年1月之后,四川观城就再也没有缴纳过这笔费用。为此,主帅朱德全于2005年1月会见当地媒体曝光此事。 “全兴双林”模式运行了近十年,最终落得一个不理想的下场。
▲1998年,全兴双林参加法国猎鹰杯。前排左二刘宇、左三谭望松
2004年是烈武中学的转折点:四川观城主动终止与后备人才基地的合作协议。七十多岁的教练朱德全无法再工作,决定彻底退休。烈武中学的足球发展面临抉择。今年7月,暑假期间,吴广平担任烈武中学校长(2002年烈武与双林合并时,吴广平任烈武中学副校长)。很快,他为四川省成都烈武中学的足球发展确立了新的方向。
吴广平至今还记得那次突然的转变:“学校合并时,我是副校长,当时不负责足球,对足球也不太了解。2004年7月,我成为校长,开始负责。”当我准备学习足球的时候,朱德完成教练来找我,我记得是八月份朱主任来办公室见我,他说他太老了。 (当时他已经 70 岁了)时间)又不能继续带队,所以想彻底休息,我有点迷茫,从全兴双林开始,通过与四川全兴、四川冠城的合作,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个时候朱主任退出了,我们的足球失去了主心骨,没有了对外的联系,这是一个问题,我觉得足球曾经是学校的一个特殊项目。社会影响较大,对学生有积极意义。但是,我不知道我们是否应该继续这样做。会走多远?”
主教练朱德全退役,来自足协和俱乐部的教练也全部离开。为了继续踢足球,烈武中学必须建立自己的教练团队。 ”双林中学与全兴俱乐部合作时,除了俱乐部指定教练朱德全和蓝廷刚、龚德元等教练带队外,学校还安排了李梅老师协助。后来,石晓波老师西南师范大学毕业,分配过来后,学校安排他协助朱指导他们的足球工作。我是足球专业的,在双林中学跟随朱指导也有好几年了。我当时已经有很多经验了,当时我请石晓波担任球队的主教练,当时石晓波已经30岁了,我已经过了盲目冲动的年纪了。我认为继续踢球的决定有些理性和自信。”
▲扣球手吴广平打排球
吴广平本人就是一位体育爱好者。 “我几乎喜欢所有的运动,包括足球。说到我参加的运动,我特别喜欢打排球。”他特意向记者展示了手机里保存的前几天自己打排球的照片。看。
以吴广平为首的烈武中学领导班子认为,坚持继续从事足球运动符合当前的教育宗旨。 “那个时候还没有校园足球这个东西,学校搞足球的时候,没有人,没有钱,没有政策。我觉得我们对教育和体育都有了解,有这方面的情结。”教育和体育本质上都是为了人的发展,受益者是运动员本身,能够实现人的发展,我们认为应该做有利于学生多元化成长和发展的事情。足球这些年也是我们坚持教育的原因。坚持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多元化发展的教育方针。”
在深入参与校园足球期间,由于环境的影响,球队的成绩有起有落,但烈武中学坚持了下来。自2004年起担任主教练的史晓波老师,由于出色的工作表现,已成为成都市学科带头人。学校支持石晓波老师建立著名校园足球教师工作室,为成都市中小学校园足球教练员提供专项培训。同时,烈武中学还在成都市各地设立教学点,覆盖30余所小学。一方面引导这些小学开展校园足球活动,另一方面也扩大和巩固了烈武中学足球生的选拔。范围,建立了以立武中学为中心覆盖小学、初中、高中的校园足球体系。
四川省成都烈武中学校园足球已向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同济大学、四川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电子大学等重点大学输送了数十名高水平足球运动员中国科学技术.其中,有5名具有足球天赋的学生考入北大、清华,其中1名因家庭原因放弃了机会。
▲坚持发展校园足球,烈武中学荣誉无数
吴广平书记强调:“上面没有校园足球的时候,我们在做;有了校园足球,我们就更在做。体育和艺术都是教育,和我们平时讲的教育有着相同的出发点。”就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这也是我们的办学理念。”
目前成都足球联赛,立武中学每年的10月是体育活动月。在此期间,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等校级小球比赛密集进行。由于10月初阴雨天较多,今年的体育活动月推迟了半个月。 11月中旬,记者走访四川烈武中学(原双林中学校区)高中部时,足球班级联赛还处于半决赛和决赛阶段。
烈武中学竞技训练部主任、足球总领队于乐老师表示,目前烈武中学的足球班级联赛采用五人制,按年级分组。有足球专业学生的班级正常参加,所以后期的比赛基本都是“队员分班对战”。学校的足球场是标准的11人制足球场。班级联赛期间,分为四个场地进行五人制比赛。各年级参赛队伍分为两组。他们将先进行资格赛,然后进行交叉赛,最终决出冠、亚、季军。班级联赛在中午的课间举行。比赛过程中,不仅有男同学观看比赛,还有很多女同学在场边加油。班级联赛由学生会组织,裁判员均为学生。体育老师只提供现场秩序维护和专业指导。
▲班级联赛,学生自己组织的活动
于乐说:“老师们对班级联赛非常热情,班主任也非常支持。体育月期间,会安排特色课。中午比赛结束后,下午第一节课会安排美术,心理、体育等科目,也尽量不安排主课老师自己参加比赛。去年,其他老师也可以参加,因为兼职老师参加比赛。现在只有班主任可以参加,因为学生们抗议了。老师没有和自己班队一起参加比赛,其他班级打比赛我不满意。”
作为一所传统的足球学校,烈武中学一直坚持招收有足球天赋的学生,组建了从初中到高中各年龄段的校队。初中时,校队队员通过班级联赛选拔,高中时不再通过班级联赛选拔校队队员(初中毕业时已完成选拔)。
烈武中学初中队将组成两支球队参加成华区“满吉星”校园足球训练营:一支由学校普通学生组成;另一支由全校普通学生组成;另一支由全校普通学生组成。另一支球队是升初中时由足球专家选出的。学生组队代表学校参加成都T联赛初中组比赛。从初中选拔出来的特长生进入高中阶段后,将代表学校参加成都T联赛高中组、成都足协杯等多项省、市、全国比赛。
经过这么多年的坚持,烈武中学足球获得了无数的荣誉,先后为各个职业足球队输送了百余名球员,其中包括前国脚刘宇、王琳、谭望松、张炯(五人制)等。 )、张亚萌(五人制足球)等优秀球员均来自烈武(双林)中学。
2004年,开始深耕校园足球。在职业足球蓬勃发展的时期,烈武中学仍然坚持走自己的道路。 2017年,四川九牛足球俱乐部成立,并从烈乌中学队选拔了一批球员。猎物足球开始与职业足球恢复联系。
虽然与四川全兴的合作一度给学校在足球领域带来了影响和荣耀,但2002年2月四川全兴俱乐部的转会也给烈武中学的足球发展带来了沉重打击。尤其是随后烈武中学与四川观城的合作暂停,使得学校为职业俱乐部培养后备人才的计划被打乱。一些已经进入冠城梯队的球员放弃了职业足球,回到了校园。他们本应接替马明宇、魏群等人继续支持四川足球。但他们没有机会。现为烈武中学体育老师、足球总队队长的于乐,是从职业俱乐部梯队返校继续发展校园足球的年轻球员之一。
于乐和前国脚程月蕾同一批进入四川全兴梯队,并与双林中学的另外三名学生一起入选2008年首届奥运集训队。于乐回忆道:“全兴将俱乐部转移到大河后,我们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石晓波老师建议我回来继续学习,所以我就回到学校继续学习。”于乐2005年考入西南师范大学大学,2009年回到烈武中学担任体育老师和教练,继续自己的足球梦想。程月蕾在高考那年进入四川冠城一线队,成为第四门将。后来四川冠城解散,程月蕾离开成都成都足球联赛,先后效力于大连实德、北京国安、深圳红钻、广州富力、梅州客家。
▲乐武足球队队长于乐(右)与前国脚程月蕾(左)同一批进入四川全兴梯队
与四川观城的合作结束后,烈武中学与四川省、成都市地方足协有一段较长的合作间隙期。 “当时,省足协在绵阳、内江、自贡、达州选拔球队,并不与我们合作;市足协则把他们的球队全部安排在塘外(成都塘湖外国语学校)。”于乐禾说,当时烈武足球很孤独,只能埋头于校园足球。 “2005年龄段之前,我们并没有主动选派球员去省市足协或者职业队。金元足球时期,大家都专注一线队成都足球联赛,没有人做梯队建设,所以我们没有得到一年来,我们以成都T联赛和P联赛冠军的身份参加了全省校园足球联赛决赛,市足协与我们合作组建了以我校队为主队的球队。市政足协找到了学校领导,开始洽谈合作。”
2017年,从2005年龄段的球员开始,烈武中学与成都市足协的合作已经六年了。目前,成都市足协组建的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青训队均安置在立武、唐外两所学校。 2009年龄段的各队各自组建了自己的独立队伍。 2010年年龄段,两所学校合并为一支球队。 2011年年龄段,成都市足协将球员安排在第五中学。
2017年1月5日,四川九牛足球俱乐部成立,并招募立武中学球员。这一年,四川九牛升入中乙联赛。 2017年,猎物足球恢复了与职业足球的关系。于乐说:“市足协2005年、2006年年龄段组队后,特别是2006年年龄段,球队的主防线基本上都用了我们的孩子。今后,到成都队的输送将是我们的孩子。”有我们五级的影子,去年底我们和成都榕城签订了后备球员培养合作协议,又回到了为职业球队提供后备人才的模式。”
烈武中学现有四支球队,共16名教练,全部为校外聘请的专业教练。每周一至周五,各队在17:00至19:00、19:00至21:00轮流训练。周六、周日,各队在14:00至16:00、17:00至19:00之间轮流训练。今年暑假前,副校长石晓波负责烈武中学的足球项目,于乐与石晓波一起工作。这个学期,石晓波调任华西中学校长,而烈武中学唯一的足球教练就是于乐。
猎物足球重新回到了职业足球后备人才基地的轨道。吴广平书记的解读依然以教育为中心:“现在我们和成都俱乐部合作,又回到了做职业足球俱乐部人才基地的做法,我们认为这有利于学校足球项目的发展。现在环境不一样,校园足球传这些年,很多学校都参加了,我们希望能够走得更快更高,作为职业俱乐部的后备人才基地,对于学校来说是一个双赢的合作,这样可以进一步发展。拓展特色项目,也有利于发展。我们的方针是对学生的发展负责。”
吴广平书记表示:“踢球这么多年,我们没有遗憾。烈武中学坚持五育并举、多元化发展,要求一代又一代的学生以多元化的方式成才。多年来,我们学校向清华、北大输送了四名有特长的学生,但这不应该是我们教育的全部,那除了清华、北大的学生之外,他们应该有自己的发展呢?的路径。学生成功的理念不应该只关注有多少人上清华、北大,我们希望“每个人都是一个舞台,每个人都可以精彩”。我们应该尽力在教育中赋予学生更多的兴趣和技能,这些兴趣让人快乐、幸福。”